ENG

城院新闻

最新动态
城院新闻 MK(中国) > 城院新闻 > 正文
【学习有得】将初心使命笃定为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恒心力量
时间:2019-11-04   来源:   点击数:

MK官网党委书记  罗成翼

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把总要求和具体目标,落实到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初心使命笃定为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恒心力量。

一、办人民满意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初心使命

(一)办人民满意大学是高校站稳人民立场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人民立场时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他强调:“今天,全党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高校是党领导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办得好不好,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来衡量、来评价,把初心使命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把办人民满意大学作为根本价值追求。

(二)办人民满意大学是高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践逻辑。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民”次数达203次,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好的诉求,高等教育的发展由过去规模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由过去有大学上已转变为上好大学的要求,上好大学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在谈到什么是一流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说,“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所高校有没有特色、有没有高水平学科和品牌专业、有没有优良的教风学风,有没有好的就业去向,直接影响社会评价和学生响应度。办人民满意大学是高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逻辑。

(三)办人民满意大学是高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他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在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是立德树人具体目标定位,是“为谁服务”的具体化、有形化,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使命,也是高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二、将初心使命笃定为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恒心力量

初心使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形的。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就是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大学内外于心,外化于行,并转化为恒心力量。

(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作会议上强调:“一所高校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株歪脖子树,无论如何也长不成参天大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要在增长才干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回归常识,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磨砺成长。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引导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二)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已转变为中高速发展,调结构,稳增长,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求解高等教育现实问题,切实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深度产教融合,以高质量人才供给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植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土壤,接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滋养,在推进文明互鉴和文明交流,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好的办学经验和做法,要结合本土实际,创新性运用,创造性转化,扎根中国大地,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高等教育追赶并领跑世界。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守正创新,坚持“八个统一”,不断增强思想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其他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思政工作协同场,融入社会实践、构建十大体系,实行全程、全员、全方位、全要素的协同育人。

(三)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要精准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做到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一是对标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将领导的注意力、教师精力、学校资源都优先向本科教学倾斜,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首先在本科教学中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首先在本科教学中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本科教学中实践。通过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质量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将质量要求化为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二是聚焦“双万”计划,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专业优化。深入对接国家战略规划、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分类发展,努力建设一批在社会上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的专业,提升学校本科专业竞争力。三是推进课堂革命,实施“金课计划”。以“金课计划”为抓手,有效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推动“一流课程”建设,掀起一场“质量革命”,通过努力,让“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让“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

(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风学风建设

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没有学生的成才,大学就失去存在的合理性、正当性。大学的首要使命就是培养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成才成功是大学精神的核心理念,也是大学的最高价值。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深入推进学风建设,深入推进校园文化、社团文化和社会实践,想学生成才之所想,急学生成才之所需,解学生成才之所忧,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坚持以德为先,突出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标准,严抓师德师风,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引导教师必须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践行“四个统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学问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和发展的掌舵者,家国情怀的感召者、创新思维引领者、广阔视野的开拓者、健全人格的示范者。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研中心研究员、MK官网党委书记、博士、教授罗成翼

 

学院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迎宾东路518号   

湘ICP备05005365号(备案管理系统)

MK官网版权所有©2019